在欧洲大陆风云变幻的背景下配资知识网,一幕充满尴尬与紧张气息的大戏正在上演。故事的主角,是欧盟的两大支柱——德国和法国。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兄弟情谊,如今却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小船,面临着倾覆的危机。
这场危机的导火索,源于一则爆炸性的新闻。美国知名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披露,德国正计划追加购买15架美国的F-35战斗机。要知道,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德国已经决定购买35架F-35。如果此次再添购15架,F-35的总数将达到惊人的50架。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军火交易,更是一场年度大戏的序幕,预示着德法这对“兄弟”可能走向“反目”。
要理解德国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,就必须回顾德法两国曾经的“爱情结晶”——未来空中作战系统(FCAS)。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,旨在由德法两国(后来西班牙也加入)联合研发欧洲自己的第六代战斗机,一款能够与中美俄最先进战机相抗衡的“争气机”。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欧元,目标是在2040年取代法国的“阵风”和德国的“欧洲战斗机(台风)”,成为欧洲天空的新守护者。FCAS项目,一度被视为“欧洲防务主权”的象征,承载着欧洲摆脱对美国依赖、掌握核心技术的梦想。
然而,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。就在不久前,路透社的一则消息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瞬间引爆了德法之间的矛盾:法国希望掌控FCAS项目80%的控制权。这对于德国而言,无疑是难以接受的。试想一下,如果两个邻居合伙开办一家高科技公司,一方出资出力,另一方却提出要独揽公司80%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生产线,这无异于将合伙人变成了“冤大头”和“打工仔”。德国议员克里斯托夫·施密德对此怒不可遏,公开表示,如果法国坚持这一要求,那将是压垮FCAS项目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展开剩余69%面对法国的强硬姿态和FCAS项目的遥遥无期,德国人展现出了务实乃至冷酷的一面。他们一方面与法国继续谈判,另一方面却开始为自己寻找Plan B。德国空军现役的“狂风”战斗机早已老旧不堪,亟待更新换代。更为重要的是,作为北约核共享计划的参与者,德国需要一款能够挂载美国核弹的战斗机。而F-35,恰好能够完美满足这些需求。
F-35的优势显而易见:它是成熟的第五代战斗机,技术先进,性能可靠,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,预计在2027年即可投入使用。此外,F-35还获得了美国的认证,可以携带B61-12新型战术核弹,这是欧洲自产飞机目前无法做到的。更重要的是,增购F-35,无疑是对法国发出的最直接的“最后通牒”,暗示德国可能会放弃FCAS项目,转而与美国单独合作。德国总理默茨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要提升欧洲军事能力,逐步实现对美国的独立,但他的实际行动却表明,在现实利益面前,理想主义显得苍白无力。此外,默茨近期频频向特朗普示好,购买F-35也被视为是讨好特朗普的一种方式。
这场“法德内斗”,撕开了欧洲防务一体化梦想的裂痕。多年来,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大力倡导“欧洲战略自主”,希望建立一支强大的欧洲军队,摆脱对美国的依赖。德国也曾是这一梦想的坚定支持者。然而,作为欧洲轴心的德法两国如今却陷入内讧,使得欧洲防务一体化的前景变得黯淡。更令人玩味的是,欧洲的天空并非只有一个“六代机”计划。在德法西的FCAS项目陷入僵局的同时,英国、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携手研发全球作战航空计划(GCAP),同样致力于开发下一代隐形战斗机。
有观察家甚至猜测,被法国“霸王条款”激怒的德国,是否会干脆退出FCAS项目,转而投向GCAP的怀抱?事实上,欧洲防务合作的分裂并非新鲜事。欧洲“阵风”和“台风”两款战机的诞生,就源于类似的内讧。最初,法国也曾参与“台风”战机的研发计划,但由于与其他国家意见不合,最终选择退出,转而自行研发“阵风”战机。“阵风”战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,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比“台风”战机更好的销售成绩。
如今,德法两国在FCAS项目上的分歧,很可能导致欧洲防务合作再次分裂成两个阵营。所谓的“欧洲军”,或许将永远只是一个PPT上的概念。
在接下来的几周内,默茨将与马克龙举行会晤,讨论FCAS项目的僵局。与此同时,德国防长也将与美国防长会面。一边是“貌合神离”的欧洲兄弟,一边是“利益捆绑”的跨洋盟友,德国的天平似乎已经开始倾斜。这场涉及上千亿欧元的世纪豪赌,最终将走向何方?是兄弟齐心、其利断金,还是各奔东西、一拍两散?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大国之间,没有童话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"
发布于:广东省优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